一部有观影门槛的电影,具体体现在:一,黑白摄影,而且是有意粗糙、模糊、晃动的,有时细节真的看不清;二,背景宏大,线索庞杂,是群戏,而且很多人物有多重身份立场,导演有意进行了一定留白,错过一句台词可能就会产生疑惑,而且威尼斯看算半部外语片;三,戏中戏结构,且从一开始戏内外的界线就是被消解掉的. 克服了这些障碍之后,电影还是令人回味的,巩俐大女主飒爽又温柔,配角也有各自亮点,落点还是在大历史变迁下每个个体之间的爱恨情仇. 或许适合二刷三刷,不知国内大众反响会如何. 7/10. 叙述无新意胜在细节幽默的日式治愈题材,好喜欢兄弟俩租牒看通宵、模仿机械行走、踢被窝开反省会和约人玩大富翁的搞笑生活,常被女孩抛弃的设定与导演遗作相似,个性单纯又有些夸张的卸宅族终究只是单身狗、备胎,唯有母亲才理解他们,即使结尾那通女孩们回心转意的来电,也注定不会修成正果吧.
在哪里才有家的感觉?在施塔特阿伦多夫这个有着复杂的排斥和融合外国人历史的德国城市,和蔼可亲的老师迪特·巴赫曼帮助他的学生们体会家的感觉. 这些学生年龄在12到14岁之间,来自12个不同的国家,有些人还没有完全掌握德语. 在退休之前,老师希望激发这些未来公民对不同工作领域、主题、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好奇心. 看完这部引人入胜、让人感同身受的纪录片,让人不由自主地意识到,如果所有的孩子都能有幸拥有这样高情感、有耐心的老师,冲突就能通过讨论得到缓解,约翰·列侬的"想象"就能成为现实. 导演玛丽亚·斯佩德和摄影师Reinhold Vorschneider向人们展示了教育不仅是重要的,而且可以是一个壮观的过程-并将其精彩地呈现在舞台上,以至于电影本身几乎具有了某种英雄气概.
.